糧食水分測試粉碎磨(簡稱“粉碎磨”)的清潔與保養(yǎng),直接影響后續(xù)測量結(jié)果的準確性(避免樣本交叉污染)和設備使用壽命(減少部件磨損、堵塞)。需遵循“使用后即時清潔+定期深度保養(yǎng)+長期存儲維護”的邏輯,結(jié)合設備結(jié)構(gòu)(進料口、粉碎腔、篩網(wǎng)、出料口等)分步操作,具體方法如下:
一、使用后即時清潔:避免殘留結(jié)塊(核心步驟)
每次粉碎完成后,需在10分鐘內(nèi)完成基礎清潔,防止糧食殘留(如面粉、谷物碎屑)受潮結(jié)塊或黏附在部件表面,影響下次粉碎效率。
1.斷電與拆卸(安全前提)
斷電操作:先關(guān)閉粉碎磨電源開關(guān),拔掉插頭,確保設備完全斷電,避免清潔時誤觸啟動按鈕導致安全事故。
可拆卸部件分離:根據(jù)設備說明書,拆解易殘留樣本的部件,通常包括:
進料斗(頂部用于投放糧食的漏斗狀部件,多為塑料或不銹鋼材質(zhì),易殘留顆粒);
粉碎腔蓋(覆蓋粉碎腔的蓋子,內(nèi)側(cè)可能黏附細碎粉末);
篩網(wǎng)/分級部件(控制粉碎粒度的核心部件,網(wǎng)孔易被細粉堵塞,需重點清潔);
出料盒/接料袋(收集粉碎后樣本的容器,殘留量最多)。
注意:拆卸時輕拿輕放,避免用力過猛損壞卡扣或密封膠圈(如粉碎腔蓋的硅膠密封圈,破損會導致粉塵泄漏)。
2.整機外部清潔
用干抹布擦拭設備外殼表面的粉塵、污漬(如操作面板上的指紋、進料口周圍的灑落顆粒);
若外殼有油污,可用蘸有中性洗潔精的濕抹布擦拭,再用干抹布擦干,避免洗潔精殘留腐蝕外殼涂層;
清潔操作面板時,避免液體流入按鈕或顯示屏縫隙(可用干棉簽擦拭按鈕縫隙)。
二、定期深度保養(yǎng):延長部件壽命(建議每周1次,或每粉碎50批次后)
除即時清潔外,需定期對設備核心部件進行保養(yǎng),減少磨損和故障風險:
1.粉碎部件(刀片/錘片)保養(yǎng)
檢查磨損情況:打開粉碎腔,觀察刀片/錘片的刃口是否鋒利(若刃口變鈍、出現(xiàn)缺口或磨損量超過1mm),需及時更換(磨損的刀片會導致粉碎效率下降,樣本粒度不均,進而影響水分測試的均勻性);
潤滑(部分設備需要):若刀片/錘片的旋轉(zhuǎn)軸配有潤滑孔(需查看說明書),可滴入1-2滴食品級潤滑油(如32號機械油,不可用食用油,易氧化結(jié)塊),潤滑軸承,減少摩擦噪音;注意:潤滑油不可過多,避免污染樣本。
2.傳動與電機保養(yǎng)
檢查傳動部件:若設備為皮帶傳動(部分大型粉碎磨),查看皮帶是否有松弛、裂紋或磨損(皮帶松弛會導致轉(zhuǎn)速下降,粉碎不充分),松弛時可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電機位置張緊皮帶,破損需更換;
電機散熱清潔:電機外殼的散熱孔易被粉塵堵塞,導致電機過熱(表現(xiàn)為設備運行時噪音增大、機身發(fā)燙),可用壓縮空氣槍或軟毛刷清掃散熱孔,確保散熱通暢;
電機運行檢查:啟動設備(空載,不投放樣本),觀察電機運行是否平穩(wěn),有無異常噪音(如“嗡嗡”聲過大或“咔噠”聲),若有異常,需停機檢查,避免電機燒毀(可能因軸承磨損或內(nèi)部線圈故障)。
3.密封與連接部件保養(yǎng)
檢查密封膠圈:查看粉碎腔蓋、進料斗等部件的密封膠圈是否有老化(如變硬、開裂)、變形或脫落,老化的膠圈會導致粉碎時粉塵泄漏(污染環(huán)境),且可能使外部空氣進入,影響水分測試(若測試在粉碎后立即進行,空氣濕度會干擾樣本水分),需及時更換同型號膠圈;
緊固螺絲檢查:用螺絲刀檢查粉碎腔、電機固定架等部位的螺絲是否松動(長期震動易導致螺絲松脫),松動會導致設備運行時震動加劇,磨損部件,需逐一擰緊(力度適中,避免滑絲)。
三、長期存儲維護(超過1個月不使用時)
若設備需長期閑置(如季節(jié)性測試結(jié)束后),需做好防潮、防塵處理,避免部件損壞:
徹底清潔干燥:按“使用后即時清潔”步驟,對所有部件進行徹底清潔,尤其確保粉碎腔、篩網(wǎng)、出料盒無任何殘留(殘留樣本受潮后會發(fā)霉,污染部件),所有部件晾干(或用吹風機冷風吹干)后再組裝;
防銹處理:對不銹鋼部件(如粉碎腔、篩網(wǎng)、刀片),可涂抹一層薄薄的食品級防銹油(僅用于長期存儲,下次使用前需用軟布擦去防銹油,并用壓縮空氣吹凈),防止生銹;
防塵防潮存放:將設備整體罩上防塵罩(或放入原包裝紙箱),存放于干燥、通風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(huán)境(避免靠近水源、暖氣或化學品倉庫),存放溫度建議10-30℃,相對濕度≤60%;
定期通電維護:若存儲超過3個月,建議每月通電一次(空載運行5-10分鐘),利用電機發(fā)熱去除內(nèi)部潮氣,防止線圈受潮短路。